21歲的台越混血兒劉千萍,從小體認到台灣對越南的友善,一度不願承認媽媽來自越南,長大後醒悟人要尋根,這才開始學越語、回越南外婆家,接納另一個故鄉,打破母女身分認同的隔閡。

今年21的劉千萍,目前就讀東吳大學政治系,爸爸是台灣人、媽媽是越南人,她也因此成了外界人眼中的「新二代」。

有著水汪汪大眼、留著長髮的千萍,不論是言語表達還是外表,看起來和台灣大學生沒什麼兩樣,但新二代這個身分卻讓她從小就對於自己的身分認同充滿困惑。

千萍的媽媽20歲嫁來台灣,但家中親友對千萍的媽媽並不友善,經常出言嘲諷,甚至在千萍心情不好時,親友還會笑她「鴨仔蛋吃太多,才和越南人一樣脾氣不好」,讓她感受到社會對越南人的成見與不友善,也使得她一度不願承認媽媽來自越南,也不敢在外人面前叫媽媽,母女關係也變得疏離。

正因如此,她對於自己是台越混血兒、對於媽媽的身分盡可能避而不談,但老師仍經常公開點出她的台越混血身分,看到她成績優異也頻頻稱讚「媽媽是越南人還能還能努力向上,實在很難得」,讓她陷入究竟該自認台灣人還是越南人的困境。

直到她高中加入台灣文學研究社,透過文學的薰陶,千萍才體認到瞭解自己的「根」有多重要,也意識到很多人同時是閩南人也是客家人,正如她是越南人也是台灣人,這才發現原來可以同時擁抱兩種文化,不必非得選邊站。

從此以後,她漸漸願意敞開心胸談論自己台越混血的身分、認識新住民朋友,上了大學後也開始學習越南語,等到學會簡單日常溝通後,她才鼓起勇氣用生澀的越南語喊了一聲「媽媽」。

千萍回憶,當下媽媽又是尖叫又是大笑,覺得既開心又感動,母女關係頓時拉近不少,聊天的內容也從以前簡單的關懷問候,變得愈來愈深入,媽媽也總算卸下心防,傾訴初到台灣以來遇到的種種委屈。

中華電信基金會今年初舉辦「蹲點‧台灣‧心南向」計畫,邀請新二代和台灣大學生組成蹲點團隊,回到新二代母親故鄉越南進行蹲點,千萍和2名新二代朋友一起參加,以越南的外婆家為基地,花15天的時間體驗越南的人文風土。
千萍說,距離她上一次回越南已是17年前,平時也很少和外婆家的人聯絡,因此當飛機抵達越南時,她心中忐忑不已,想不到外婆一看到她,馬上熱情地把她擁入懷中又親又抱,先前的顧慮也一掃而空。

在越南生活的這些日子,千萍第一次見到和她年齡相仿的表妹海燕,兩人同是台越混血兒,分別在越南、台灣長大,但海燕完全沒有身分認同問題,只覺得有台灣血統是件特別的事,反觀千萍身在台灣,卻得因社會對於越南的歧視而躲躲藏藏。

她在蹲點過程中,也歷經越南足球隊闖進亞足聯冠軍聯賽U23錦標賽前4強的輝煌時刻,整個越南舉國歡騰,千萍一行人和左鄰右舍一起舉著國旗、敲著鍋子上街慶祝,讓千萍打從心底體認到「我就是越南人」,也重新認識自己的另一個故鄉。

千萍和3名夥伴透過鏡頭,紀錄他們在越南的所見所聞並串聯成紀錄片,將於28日舉辦成果交流分享會。

新聞連結: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1804220019-1.aspx

 

相關專案: 
蹲點‧心南向
分類: 
媒體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