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擴散的突襲下,促使全世界面臨史上最迫切的數位轉型,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認為,這波轉型將倚賴海量的數位資訊科技,如同當年個人電腦的普及一般,未來將完全顛覆既有的商業模式與生活方式。從國家,企業至個人,都需要學習如何善用數位工具、創造差異化能力,來面對未知挑戰,「加值新世代」已刻不容緩。
 

郭水義表示,中華電信很早就注意到這個趨勢,將連帶影響學童建立數位知能的進程。秉持「取之社會、用之社會」信念,為實質回應社會需求,中華電信決心將企業核心資源挹注偏鄉社區,協助幼苗善用科技資源成為學習助力,弭平、改善城鄉的數位落差。
 
2009年莫拉克颱風後,中華電信看到災區中孩子們的需要,與中華電信基金會、輔仁大學台灣偏鄉教育關懷中心開始合作「伴你好讀」計畫,運用高速寬頻網路結合視訊科技,邀請大學生為社區孩子量身設計,提供一對一的網路課輔教學服務,將家教式資源傳遞到偏鄉與弱勢族群手中,許新世代一個「有安全、有尊嚴、有希望」的學習場域。

equality_3_pic1_pc.jpg
偏鄉學童家庭支持、科技資源皆較不足,連帶影響學童建立數位知能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片
 

經過10多年推動,已累計數十位學童考上國、私立大學,包含陽明大學、台北醫學大學等頂尖學校;截至2020年底,已有4676位大學生,為3013位學童提供9萬4076課輔時數。

培養在地小導演 撒下夢想種籽

郭水義指出,2020年是5G商轉元年,5G網路的傳輸速率提升和延遲降低,待未來相關應用技術日趨成熟,將激發更多元想像空間。也因此,後續將以在地關懷為出發點,結合遠端視訊課程,持續針對偏鄉學習需求優化數位學習體驗。
 

而有感於偏鄉部落的青壯年人口外流日益嚴重,在缺乏人力物力各式資源下,原鄉的傳統文化逐漸面臨失傳。郭水義說,人本始終應置於科技之上,中華電信期望藉由「深化連結」培養「社區意識」,培養社區孩子們站在家鄉土地上,從在地觀點出發,從中細細感受家鄉的哀愁與絢麗,進而探索在地發展所面臨的議題,透過完整學習的歷程,促使自我實現的完成。
 
郭水義表示,在5G時代下,中華電信推出「好厝邊小導演」,邀請優秀的業師協作規畫,提供偏鄉弱勢孩童一個學習機會,讓他們學會攝影、剪輯、配音、旁白、後製等操作技術。

equality_3_pic2_pc.jpg
5G時代即將來臨,中華電信總經理郭水義表示,未來將持續針對偏鄉學習需求優化數位學習體驗,讓孩子有實現夢想的能力與勇氣。圖/聯合報系資料照
 

中華電信讓孩子運用數位載具創作影像,以微電影為傳播介面向社會大眾訴說家鄉的故事,再透過多媒體管道擴散傳遞,加強社會大眾對社區文化的深度理解,進而帶動在地困境的解決,貫徹「社區永續」信念,作為中華電的企業社會使命。
 
而藉由培養專業技能的學習旅程,讓偏鄉孩童多方探索開發自我潛能,進一步啟發孩子們實現夢想的勇氣,在啟蒙階段撒下追逐夢想的種籽。
 
關鍵數據:疫情期間實施線上課程,偏鄉學生較缺乏硬體與家人陪伴。
資料來源:兒福聯盟「疫情中的偏鄉兒少學習現況調查」
註:調查時間為2021年6月16日至25日,對象為兒盟所服務之303所偏鄉國小。
 

提升偏鄉孩童的數位知能,學習以數位力記錄家鄉,創造孩子與土地的連結。

——中華電信總經理 郭水義

全球數位轉型之下,我們注意到,偏鄉孩童所擁有的科技資源相對不足,將連帶影響學童建立數位知能的進程,中華電信期望藉由「好厝邊小導演」系列專案的執行,讓孩子們在學程中善用數位力記錄美好的家鄉文化,輔以影像敘事手法,將地方豐厚的文化價值傳遞給社會大眾。
 
同時,我們鼓勵孩童們學習觀察與傾聽,進而創作,重新認識滋養自己的故鄉,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,創造與土地的深層連結。

我們預計每年培養60到70位在地社區小導演,期許幼苗們在完整走完這一趟學習旅程後,建構實質的數位力、影像力以及說故事能力,在後疫情的新數位時代下贏在起跑點,透過專案的落實平衡城鄉數位落差,強化新世代競爭力是我們的長程目標。
 

為強化數位影視應用,落實「數位培力」目標結合「社區永續」使命,這3年來我們特別規劃執行「我是環保小導演」與「好厝邊小導演」專案,培育偏鄉學童,讓他們在專業導演與講師的指導帶領下,回到故鄉用心觀察人文風景與土地脈絡,藉由學習歷程瞭解自己與家鄉的距離,最後運用數位工具結合攝影技巧,注入孩子視角的創意思考,拍攝出一支支充滿童趣與人情味、訴說原鄉故事與在地議題的微電影。
 
2018年「我是環保小導演」,以「環境永續」與「數位應用」兩大核心實踐展開,讓屏東縣琉球鄉的學童,用影像提倡環保及減塑,透過數位課程結合「環保教育」,培育小琉球當地平均年齡不到13歲的36位小導演,完成12支創意環保短片,基金會後續將短片分別在東港碼頭、來往小琉球的船舶及遊客中心播放。

equality_3_pic4_pc.jpg
中華電信2018年規劃「我是環保小導演」,來自屏東縣琉球鄉的36位中小學生,用平板拍攝、剪輯環保短片,盼來往遊客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具。圖/中華電信基金會提供
 

2019年「我是環保小導演」,在基隆望海巷海域舉辦,30位小導演產出10支環保短片,基金會也協助其創作在基隆海科館長期公開播放,推廣「海洋保育」理念。
 
2020年「環保小導演」升級版「好厝邊小導演」,將企業資源均勻擴散至全台各地的「數位好厝邊」,非僅到單一定點培育學童,而是透過全台灣社區於暑假初期推派學員,學習拍攝、剪輯、後製短片相關技術,讓小導演回到家鄉後,再進行作品實作與後製,全台12個社區共培育66位小導演,創造22支在地影片。
 
2021年培力課程「好厝邊小導演」2.0,目標培養孩子用「新數位力」述說「老家鄉事」,以小學五、六年級至國中三年級學生為主要對象,中華電信基金會依據學童需求,導入數位拍攝剪輯、訪談與田野調查的課程、專業師資及輔導助教。
 
我們特別邀請擔任「文化部八八風災藝文陪伴計畫紀錄片編導」及「數位影像製作人才培訓班」授課講師的導演楊仁佐,與擔任台灣第一部3D紀錄片《美力台灣3D》導演的名導曲全立,分享業界豐富多元的拍攝經驗與影像工作者的故事,並針對個別的學習素質與條件,量身打造教學內容。
 
在導師們帶領下,學童將運用手機、平板、相機或錄影機拍攝記錄,再透過數位軟體「威力導演」剪接後製,提升孩子數位創作的精采度與豐富性。
 
學程結束後,我們將評選出優秀作品,舉辦「微電影首映會」,運用「美力台灣3D行動電影車」到該小導演的社區巡迴演出。孩子們的最佳作品也有機會於中華電信MOD上架,促使更多人看見小導演的美麗家鄉與在地故事。
 

消息來源:聯合70 許願未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