屏東縣琉球鄉(簡稱小琉球)是海龜的故鄉,每年吸引40萬人慕名而來,卻也留下大量塑膠垃圾。為喚起環保意識,島上36位中、小學生,拿起平板電腦當起「小導演」,拍攝家鄉的自然景致;短片未來將於小琉球往返船舶上放映,盼遊客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。

屏東縣政府環境保護局與中華電信基金會,昨展開「攝區二三事-小琉球環保種子培育計畫」,招募琉球鄉4所中小學孩子,在5位影視相關專業的業界講師與研究生帶領下,化身小導演,並用校園平板電腦拍攝剪輯,實踐環保教育。

小琉球鄉全島僅1萬2千多位居民,卻因觀光人潮,每年回收超過350萬個寶特瓶。去年統計,逾2500公噸的垃圾,已超過島內能自行處理的數量,垃圾與廢棄寶特瓶須搭船回到本島屏東崁頂焚化爐處理,光轉運費就要將近千萬元。

36位學生組成12組團隊。其中,琉球國中學生黃怡綸與夥伴,取景小琉球著名景點「花瓶岩」、「白沙觀光港」,並與在地餐廳合作。黃怡綸說,由於有夥伴不會騎腳踏車,為求團體行動,一行人就拿著攝影器材「到處跑點」,「根本用生命在拍片」。

中華電信基金會企畫專員王別丘說,近期將從12組短片中挑選優秀作品,預計在小琉球的來往船隻上播映;計畫已獲琉球鄉公所的公營交通船支持,其餘民營船舶業者仍在溝通中。

新聞連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1320/3101409
 

相關專案: 
推廣數位應用
分類: 
媒體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