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 / 長期致力推廣數位應用的中華電信基金會,以「好厝邊小導演」計畫培育偏鄉孩子們學習拍攝技巧、累積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。

透過鏡頭,你眼中的家鄉是什麼模樣?中華電信基金會關懷在地,以「好厝邊小導演」計畫培育孩子們,用影像短片記錄社區與部落的各種故事。小導演們透過純真的視角與觀點,發現家鄉美麗的人事物,進而一步步學習懂得關心在地議題、累積對家鄉的關懷與熱情。

學習「用平板拍影片」,成了近期台東土坂部落、屏東楓林教會與台中天恩社區關懷協會的孩子們最期待的事。透過數位平台,導演陳詩芸每周為部落/社區的孩子們上課,「怎麼用影像說故事、分鏡是什麼、特寫和遠景怎麼區分」如何轉譯專業的拍攝技巧讓三、四年級孩子理解,可有不少學問。

「抽牌卡、看畫面,你可以天馬行空編故事接龍」「分鏡則像畫漫畫,但必須是鏡頭真能拍出的畫面,把想說的故事化為影像」「遠景拍人,看起來美美的;特寫則拍出大臉和鼻孔,很爆笑。」雖然是遠距課程,但是透過實作練習,讓抽象理論變得具體;即便疫情期間不能外拍,孩子在教室內的習作總讓人會心一笑。而在部落教室,今年20歲、有著攝影旅行夢的部落青年施珊,在楓林教會教室內擔任助教,排解孩子即時的疑難,讓孩子能專注學習,自己也從中獲得許多啟發。
84502_021.jpg
圖/「好厝邊小導演」線上學習,讓屏東楓林教會的孩子們開始對拍攝感到興趣,培養他們用鏡頭探索自己的家鄉。

學習數位拍攝 小導演展現自信 探索家鄉

「一次次的平板拍攝練習,我發現孩子口語贅詞少了,表達上更清晰,抽牌卡說故事的反應快速又具體,原本面對鏡頭的害羞也逐漸放得開了。」楓林教會師母林恩惠說,疫情讓孩子習慣線上學習,開始對平板拍攝感到興趣,中華電信基金會「好厝邊小導演」計畫加強部落孩子影像能力與興趣。

楓林教會完成訓練的小導演,將有一項別具意義的任務—林恩惠希望為部落耆老拍婚紗照,由孩子們分工進行,留下耆老的故事,並透過小導演的鏡頭,探索自己的家鄉,更愛上部落文化。

長期致力推廣數位應用的中華電信基金會,期許培育偏鄉孩子們運用數位工具、用影像說故事的能力。自2018年起,基金會造訪屏東、基隆、高雄、花蓮、台東、台中等地,培訓學童運用手機或平板拍攝自己的家鄉、用影像紀錄在地的故事與美好。迄今已培訓了196位小導演,創作超過70支短片,鏡頭下處處可見孩子純真視角,對家鄉直觀的理解與欣賞。
84502_03.jpg
圖/中華電信基金會的「好厝邊小導演」計畫已培訓了196位小導演,創作超過70支短片。(中華電信基金會提供)

小導演大視界 用純真的情感紀錄家鄉

2018年第一屆「我是環保小導演」培育活動,讓一群平均年齡不到13歲的屏東縣琉球鄉的學童,用影像提倡環保及減塑旅行,完成了12支創意環保短片。2019年則延續培育模式,在基隆望海巷海域舉辦第二屆「我是環保小導演」,產出10支短片推廣海洋保育。2020年「環保小導演」擴大能量為「好厝邊小導演」,非單一定點培育學童,而是透過全台灣「中華電信數位好厝邊」社區於暑假推派學員共同學習拍攝,再回到社區部落進行實作,鼓勵孩子記錄社區的美麗、家鄉的人事物,進而關心在地議題。

在2020年的小導演作品中,包括小琉球觀光發展及環境保護議題創意短片、台東南迴土坂部落排灣族傳說故事及毛蟹保育創意短片、花蓮玉里福音部落阿美族耆老訪談、屏東霧台阿禮部落魯凱族家屋紀錄等等,孩子的純真鏡頭,展現出令人驚喜的溫度。
84502_041.jpg
圖/在地小導演們以真實的情感、無框架的方式,鏡頭下處處可見孩子純真視角,對家鄉直觀的理解與欣賞。(中華電信基金會提供)

謝謝有你的「關懷」,讓台灣更好

今年(2021)雖因疫情嚴峻取消在暑期舉辦的營隊活動,不過,中華電信基金會持續關懷在地,在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-方舟教室、屏東獅子鄉楓林教會與台中天恩社區關懷協會舉辦線上課程,培育好厝邊的孩子們。今年將由三地好厝邊小導演們,各自發揮創意。像是楓林部落將以「楓林歡迎你!」為片名,小導演們預計以排灣族母語介紹自己、推薦的部落小吃與店家,並以舞蹈「來個蹦蹦」做為畫面設計,展現對家鄉的關懷與熱情。

「透過在地小導演們以真實的情感、無框架的方式,介紹好厝邊的可愛與美好,看見在地未來的希望。」中華電信基金會期待透過「好厝邊小導演」計畫讓孩子們學會數位應用、關懷家鄉,更啟發孩子找尋夢想、改變未來的勇氣。
了解更多>>中華電信基金會「點·台灣」Youtube 頻道

新聞來源:遠見雜誌

相關專案: 
好厝邊夥伴們
推廣數位應用
社區陪伴
分類: 
媒體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