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是亞洲人的主食,也是對農村最直接的聯想;然而,台灣農村目前卻面臨缺工缺糧的困境。8月27日週六下午,誠品信義店的「幸福共享」公益講座,「稻田裡的餐桌計畫」發起人廖誌汶企圖從年輕人身上找到台灣農村發展的動力。

 

自2012年起,因「稻田裡的餐桌計畫」的號召,許多年輕人競相揪團到稻田裡吃飯,至今已到訪全台166個鄉鎮,共3萬2千人參與。大家總是說年輕一代是草莓族,其實年輕人的創意潛能讓他們有機會創造更多可能。家住宜蘭,家中擁有14甲地的廖誌汶,18歲就決定不回農村,自己組了樂團在都市發展。如今家中只剩下二分地,他卻回去了,並開始思考如何將創新文化或概念運用於農村,幫助農村再造、價值升級。託科技的進步,廖誌汶創立「幸福果食團隊」,開始在網路上募資,「稻田裡的餐桌計畫」最終集資成功,廖誌汶發願把台灣的農村變成全世界最酷的地方。

 

稻田裡的餐桌 挑戰你對農村的想像

「有位參加者開心的說,人生第一次看到長在土裡的蔥,但當天的行程沒有蔥,原來這位朋友把沿路看到的水稻當成蔥了」廖誌汶分享,便利的生活讓都市人遠離土地,沒看過真正的食物,更不曉得自己吃進肚子的是什麼。曾經在活動過程中,進行農產品的盲測,結果卻讓他感嘆「結果比賽冠軍的茶輸給罐裝茶,因為大家不懂吃」。

 

因此,「稻田裡的餐桌計畫」讓參與者不單只是美美的吃飯,更要勞力付出,體驗農事;並藉由真正感受當地生活,帶回更多的觸動。例如,用5個月的時間,帶領不同的割稻體驗團隊,接力完成一個稻田地景藝術,成為所有參與者最難忘的回憶。廖誌汶堅持讓民眾從參與中體驗農村價值,並且透過創意,「將農村農事體驗,賦予不一樣的價值,達到所謂的農村產業的升級」。

 

育成農村服務創新公司 延緩農村老化

另一方面,也從消費者與行銷的觀點出發,轉而輔導農夫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農產品,用新穎的方式連結消費者的需求,協助農家將服務產生差異化,也讓農村掌握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,延緩農村老化,也吸引更多年輕人回到農村落地深耕。

 

「農村背負的東西實在太多,而我們給農村的實在太少」,廖誌汶於是讓團隊專注做擅長的服務設計,讓農村可以是食物的產地,也是文化保存、休閒旅遊與創意的展場,然後吸引更多人來發現它的文化深度與價值,進而願意彎腰在此耕耘。「讓大家為這個地方為榮,是我努力去做的事情」廖誌汶如是說。
 

民國106年9月11日 中時電子報 新聞網址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70911002068-260405

分類: 
媒體報導